7月10日晚,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教室洋溢着浓浓的乡情与暖意。伴随凉山州全面深化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培训班在我院的顺利开展,学院同期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场凉山州“桑梓情·归巢行”家乡人才交流茶话会。此次活动不仅为在渝凉山籍政商精英、求学子弟与家乡领导搭建了情感交流的桥梁,更生动诠释了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作为高端培训平台所能创造的延伸价值,实现了培训学习与资源链接、情感凝聚的深度融合。
交流茶话会汇聚了凉山州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蔡寅宗为代表的凉山州、县(市)领导成员10余人,重庆大学继续教育与基础教育处副处长何荣山、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周余斌、副院长丁从明等学校、学院领导,郑拉伍会长为代表的重庆凉山州商会成员等在渝杰出乡贤10余人、重庆大学在渝学生代表10余人。在公共管理学院EDP中心主任刘敏的主持下,拉开了活动序幕。


何荣山副处长首先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对凉山州选择重庆大学作为深化医保改革的培训基地表示感谢,并对各位家乡精英和学子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周余斌副书记在发言中强调了学院服务社会、助力地方发展的使命,特别指出此次茶话会是在培训班实施期间的一次创新实践,旨在最大化利用学员在校时间,拓展培训外延,为凉山发展汇聚更多智慧和力量。凉山州领导代表西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世杰向在渝乡贤和学子们传递了家乡的深切关怀与问候,并详细介绍了凉山州日新月异的发展面貌和蕴含的巨大机遇,情真意切的讲述令在场游子倍感振奋。
活动中播放的凉山州宣传片,以震撼的视听语言直观展示了家乡在经济腾飞、文化繁荣、生态建设等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与未来蓝图,进一步点燃了与会者对家乡的自豪感和建设热情。
作为在渝成功发展的凉山籍企业家代表,重庆凉山州商会会长郑拉伍分享了商会服务家乡、促进渝凉交流的积极成效。中余实业集团副董事长余代德深情回顾了二十余年前修建磨盘山隧道与凉山结下的深厚情缘,盛赞凉山资源禀赋,并明确表达了投资凉山州环保康养项目的强烈意愿,希望为家乡的绿色发展与民生改善贡献力量。学生代表重庆大学弘深学院2023级本科生余蕊伶等学生代表,则结合自身在渝求学的经历,表达了对家乡培养的感恩之情和学成归来、报效桑梓的想法。
自由交流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凉山州各县(市)领导代表率先发声,他们各自介绍家乡的最新发展面貌、优势资源和重点发展行业和领域,向在座的企业家们发出诚挚邀请:“家乡的发展需要你们的力量,热忱欢迎大家回乡投资兴业!”同时也对莘莘学子深情寄语:“家乡永远关注着你们的成长,期待你们学成归来,用知识和才华共同描绘凉山更美好的明天。”在渝打拼的凉山籍企业家们深受感染,纷纷敞开心扉也动情地分享了各自在渝奋斗的故事,言语间满是对故土的深切思念与感恩。多位企业家现场表示希望能结合自身企业发展情况,与家乡的发展需求对接,实实在在地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在充满乡音与欢乐的教室中,大家畅所欲言,碰撞出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想法和建议。最后,全体人员在悠扬动人的家乡民歌《留客歌》合唱中,共同定格了温馨难忘的瞬间并合影留念。
本次“桑梓情·归巢行”茶话会的成功举办,是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深化培训内涵、提升平台价值的经典范例。学院不仅为“凉山州全面深化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培训班”提供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后勤保障,更敏锐地把握住学员集中来渝的宝贵契机,主动延伸服务链条,精心策划并高效执行了这场高层次、高情感附加值的交流活动。这充分体现了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作为重庆大学的重要培训基地,在促进知识传授之外,更具备搭建政、商、学、研多元互动平台,推动信息共享、资源对接和情感凝聚的独特能力,为参训单位和学员创造了远超课堂的“培训+”综合价值,为凉山州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